requestId:686e96cb81adf7.98470072.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1月18日,張掖市國民當局發布當局任務報告(2023年)。

報告指出,儲能產業蓬勃發展,河西首座電解水制氫和平易近樂絲路網能、華能東樂北灘儲能電站一期等14個項目建成投用,全國第二個重力儲能項目張掖能楹重力儲能開工建設,被確定為全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全市儲能規模達70.75萬千瓦。新資料產業提質增效,河西硅業20萬噸硅系新資料一期、維爾沃100噸硼同位素一期建成投產,惠臨實業凹凸棒石(石膏)綜合開發等項目加速推進。

新建續建招商引資項目253項,同比增添96項。引進3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2項,易事特年產2GWh新型儲能裝備制造綜合示范等203項新簽約進庫項目開工建設。

報告明確,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請求和重點任務:將全力打造集群化、全業態新型儲能產業,加速盤道山、皇城抽蓄電站和易事特年產2GWh新型儲能裝備制造、張掖能楹重力儲能等項目建設。

原文如下: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4年1月8日在張掖市第五屆國民代表年夜會第三次會議上

張掖市國民當局市長 趙立噴鼻

列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國民當局向年夜會報告任務,請予審議,并請列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3年任務回顧

剛剛過往的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內部環境和相繼而至的困難挑戰,在省委、省當局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高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二十年夜精力,深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主要講話主要唆使指示精力,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主題教導,積極融進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式,以實施“四強”行動為牽引,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盡心盡力盤活存量、引進增量、進步質量、增強能量、做年夜總量,交出了一份難中求成、殊為不易的發展答卷。

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促一方發展、惠一方平易近生、保一方安然”任務任務,負重自強、頑強拼搏,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平易近生保證持續加強,平安形勢總體穩定。重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均勻程度,第三季度獲得全省高質量發展“進步獎”。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0億元,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規上工業增添值增長6.5%,社會消費品批發總額增長10%;城鄉居平易近人均可安排支出分別增長6.5%和8.5%,達到34470元和20457元。普通公共預算支出繼上年衝破30億元后,達到34.9億元,增長11.54%。10件省委、省當局為平易近實事所有的辦結,平易近生收入穩定增長,位列2023年全國地級市平易近生發展百強榜單第15名。干旱等天然災害應對無力有用,中心生態環保督察典範案例和信訪問題整改扎實推進,歷史文明名城保護持續改進和加強。扎實推進主動創穩,持續防范化解各領域風險,我市獲評全國平易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被中心政法委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管理現代化試點“及格城市”。

重要做了以下任務。

(一)堅定不移強鏈條、促轉型。周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龍頭、補鏈條、湊集群”主要唆使,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綠色發展態勢傑出。特點高效農業成色更足。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平安責任,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分別達321.06萬畝、153.12萬噸,超額完成省高低達任務。新建高標準農田28.98萬畝、沙漠設施農業2萬畝,玉米制種123.3萬畝,牛、羊、豬出欄量呈兩位數增長。甘州區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勝利創建首批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間示范基地,肅南縣列進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名錄。新創建國家農平易近一起配合社示范社7家。培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農畜產品高深加工全產業鏈產值衝破百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0%。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2個,19個產品榮獲第22屆中國綠色食物博覽會和中國(西部)綠色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生態工業加速發展。深刻實施強工業和工業衝破發展行動,新培養產值億元以上企業6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1戶,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25個月堅持在30%以上。綜合動力產業提速增量,新建續建新動力及裝備制造業項目70項,完成投資217.9億元,建成新動力裝機426萬千瓦、在建223.9萬千瓦,被確定為全省綠氫生產及綜合應用先行示范區;完成宏能煤業180萬噸產能核增、東水泉煤礦90萬噸擴能改革,煤炭產能達330萬噸,增長83.3%。儲能產業蓬勃發展,河西首座電解水制氫和平易近樂絲路網能、華能東樂北灘儲能電站一期等14個項目建成投用,全國第二個重力儲能項目張掖能楹重力儲能開工建設,被確定為全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全市儲能規模達70.75萬千瓦。新資料產業提質增效,河西硅業20萬噸硅系新資料一期、維爾沃100噸硼同位素一期建成投產,惠臨實業凹凸棒石(石膏)綜合開發等項目加速推進。實施“三化”改革項目29項,完成投資7.65億元。文旅融會持續推進。勝利創建全國文明和游玩市場信譽經濟發展試點城市,第11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游玩節、全國地市級文明館“百館聯動”等節會活動在我市勝利舉辦。甘州區列進首批全國文明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甘泉文明游玩街區進選國家級夜間文明和游玩消費集聚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進選全省紅色游玩創新融會發展試點,平易近樂縣獲批創建全省鄉村游玩示范縣。發布特點游玩線路50多條,開發“一品丹霞”等系列文創產品40余種。全年招待游客3910.2萬人次,實現游玩綜合支出211.3億元,分別增長155.7%、150.3%。現代服務業質效晉陞。勝利進選全國第三批、全省首批城市一刻鐘便平易近生涯圈試點。張掖老街獲評省級示范步行街,評定市級商業示范街5條。農村包養俱樂部快遞進村率達90%。

(二)千方百計擴投資、促消費。持續擴年夜投資、激活消費,加速構成消費和投資彼此促進的良性循環,發展韌性不斷增強。深刻實施“引年夜引強引頭部”行動,開展赴外招商活動351次,落實省外到位資金327.35億元,增長49.58%。新建續建招商引資項目253項,同比增添96項。引進3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2項,易事特年產2GWh新型儲能裝備制造綜合示范等203項新簽約進庫項目開工建設。堅持以當局投資和政策激勵帶動全社會投資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新建續建各類項目475項,完成投資360億元。落實專項債券資金31.1億元。爭取中心和省級預算內投資項目72項9.1億元,增長19.7%。“十四五”第一批6座330千伏匯集站和中能建制氫加氫一期、上海電氣高臺北部灘40包養網萬千瓦風電等新動力項目建成投用。建成農村公路341公里,G30元山子“開口兒”工程建成運營,G569武仙高速肅南段、G30甜心花園丹霞服務區、G213元白公路等項目加速建設。河東水廠等73項水利“四抓一買通”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推進全省區域特點消費中間城市建設,編制實施《張掖市區域特點消費中間城市建設規劃》,出臺促進住房、汽車、文旅消費等政策辦法,投進財政資金6000多萬元,拉動消費14億元。培養限額以上商貿企業46戶。進選2023年全省獨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新增倉儲才能12.5萬噸。

(三)矢志不渝守青山、護綠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色基礎持續夯實。生態建設不斷加強。祁連山國家公園進進設立法式,雪豹、白唇鹿等野生動物數量較2014年進步15%-20%,斑葉草、冬蟲夏草等重點保護植物分布區域不斷擴年夜,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晉陞。“雙重”規劃、國家儲備林、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項目順利推進,投資3億元的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通過驗收評估。完成義務植樹350萬株、營造林32萬畝,管理退步草原253萬畝、沙化地盤111萬畝。6縣區所有的納進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戈壁邊緣阻擊戰片區和三北工程六期“焦點攻堅區”,投資27.8億元的張掖三北工程納進國家總體規劃。出臺《深化拓展全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計劃》,不斷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應用。淨化防治攻堅戰縱深推進。1-11月空氣質量指數全省排名第四,國家地表水考察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全國第四,泥土環境質量穩定平安,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應用試點項目順利推進,被生態環境部表揚為2022年度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市,被天然資源部確定為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建設試點城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速樹立。在全省率先發布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完成400萬畝草原碳匯項目開發買賣,成為東南首個林業和草原碳匯項目均開發勝利的市州。設立全省首個市級綠色產業發展基金,首期1.7億元掛牌首發。甘州、臨澤2個EOD項目順利推進。張掖國家濕地公園進選生態環境部2022年綠色低碳典範案例。中心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有序推進。嚴格落實“反應問題全覆蓋,任務責任全落實,整改目標可實現,整改辦法無逝世角,問責追責無遺漏”和“認、改、拆、處、建”請求,全力推動中心生態環保督察典範案例整改。高質高效辦理群眾舉報件,31批124件交辦件已所有的辦結和階段性辦結。

(四)堅持不懈抓融會、促協調。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周全振興有機結合,城鄉融會發展程序加速。鄉村振興全省領先。鄉村振興考察連續四年全省排名第一,鄉村建設“5155”示范行動考察位居全省首位,建成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54個,創建省級和美鄉村7個。高標準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實施“四區一窪地”項目104項,完成投資64億元。在全省首家投放鄉村發展投資基金、率先規劃建設全域導視系統。完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頓8004戶,兩年來已有23153戶喬遷新房。農房抗震改革10826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一鍵報貧”機制周全落實,脫貧生齒人均純支出增長15.4%。城市品質不斷晉陞。實施城建項目237項、完成投資95.61億元。改革老舊小區和棚戶區10615套,建設保證性租賃住房778套,新改建市區途徑29.9公里,新增公共停車位3800個。新建5G基站772個,國家電信廣泛服務項目順利實施。積極創建國家叢林城市,勝利創建省級叢林城市1個、叢林小鎮6個。制訂加強國家歷史文明名城保護“一辦法兩意見”,《張掖歷史文明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年)》通過省級評審,認定公布歷史建筑42處,實施文保項目21項。縣域經濟亮點紛呈。甘州、高臺、肅南榮獲2022年度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臨澤、山丹分別獲評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先進縣。張掖經開區2022年國家級經開區考察排名晉陞53位,高臺、臨澤工業園區2022年度省級考察獲評優秀等次,平易近樂工業園區進選全國首批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

(五)攻堅克難促改造、擴開放。用好改造開放“關鍵一招”,持續增強動力、激發活氣,客商看好張掖的預期不斷向好。強科技行動加快提效。爭取各類科技專項資金6450萬元,實施科技計劃項目366項,創歷年新高。新認定國家級“小偉人”企業1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戶、高新技術企業87家。登記科技結果183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45.49億元。兌現強科技行動獎補資金931.4萬元。設立甘肅省剖析測試中間張掖分中間,祁連山川涵院升級為國家級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刻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衝破年行動,全國社會信譽體系建設示范區首創首成,招標投標、勞動力市甜心寶貝包養網場監管、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4項指標位列全省第一方陣。以數字當局助力營商環境優化,網上可辦率、全部旅程網辦率、政務服務好評率分別達100%、99.88%、99.99%。周全奉行“接訴即辦”改造,12345政務服務便平易近熱線接通率和定期辦結率均達100%,滿意率達99.73%。公共資源買賣服務實現“一網通辦、一網買賣”。新設立各類經營主體1.8萬戶,此中企業5123戶。發放中小微企業貸款225.3億元,增長43.9%。重點領域改造獲得衝破。深化國有企業重組整合,市發展投資集團、市農業發展投資集團組建運營,市山川文旅集團與省文旅集團股權整合獲得實質性進展。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造市級試點73個,實現支出4695萬元。張掖經開區與浙江溫州經開區、江蘇宜興經開區、肅南縣開展“飛地經濟”一起配合,建設飛地園區4100畝,承接落地產業項目9項,深化“三項改造”、推進“四項機制”被評為全國營商環境創新發展典範宣傳推廣案例。行政復議、醫藥衛生、財政體制和供銷社“三位一體”等改造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拓展。新增出口備案基地6個2.36萬畝。全年發運國際班列26列,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營進出口1.72億元,增長83%。預計完成進出口總額4.52億元,增長46%。

(六)專心用情辦實事、惠平易近生。樹牢以國民為中間的發展理念,織密扎牢平易近生保證網,國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平安感不斷晉陞。社會事業周全進步。投資7.08億元實施教導項目120個,新增學(園)位4650個,完成市幼兒園擴建和市特別教導學校異地新建,成立張掖職教集團,設立培黎技師學院。高考總錄取率達97.39%,連續12年位居全省第一。建了援助之手。成河西走廊(張掖)醫療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河西區域醫療中間等項目進展順利,高臺、平易近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完成國家級測評,臨澤、山丹勝利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玉成平易近健身補短板項目33個,舉辦體育賽事188項。絲綢之路文明藝術中間正式運營,全國市級融媒中間建設試點順利推進。《張掖古志(重刊本)》出書發行。樹立市委書記、市長“每月一題”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物業治理難、停車難、教導高質量發展等平易近生問題有用解決。就業創業持續加強。實施全國公共就業服務才能晉陞示范項目,發放創業擔保貸和隴原惠崗貸4.98億元,開展職業技巧培訓3.62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2.26萬人,5008名高校畢業生在張就業創業。輸轉城鄉勞動力29.6萬人,實現勞務支出84.97億元。社會保證提質擴面。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進步4%、6%,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基礎生涯標準分別進步到910元、605元。發放救助補助資金5.65億元、救助困難群眾14.2萬人次。建成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間12個、村級合作幸福院30個。實施全國居家和社區基礎養老晉陞行動試點項目,建成家庭養老床位2525張。市醫療保證經辦服務任務列進全國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基礎醫保綜合參保率穩定在98%以上,職工、居平易近、特別人群住院政策范圍內價格報銷比例分別達85%、73%、93%。

(七)多措并舉抓管理、保穩定。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程度平安良性互動,推動發宋微轉頭,看到對方遞來的毛巾,接過後說了聲謝謝。展和平安動態均衡。社會管理持續深化。深刻實施社會管理“六年夜工程”,摸索構成市域社會管理“12345”形式。臨澤縣綜治中間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政法榜樣集體”,高臺縣“四級七天調解法”進選全國“楓橋式任務法”典範案例。肅南縣、市公安局獲評全國平易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全市2家單位榮獲全國僑聯系統、全國宗教界先進集體稱號。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食物平安示范城市和肅南縣各平易近族配合富饒先行區創建穩步推進。主動創穩縱深推進。摸索樹立源頭筑穩、底線守穩等13項任務機制,構建情報信息“五全”任務格式,打造“一站式”牴觸糾紛調處平臺,牴觸糾紛調解勝利率達98.2%。扎實開展社會治安整治“祁連1號”行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數明顯降落。實施“結對幫扶·愛心張掖”工程,10224名干部結對10714名幫扶對象,積極協調落實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風險防范成效顯著。平安生產“五年夜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嚴重變亂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深刻開展。金融領域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年度任務超額完成,保交樓項目室第所有的交付,張掖海升在全省率先完成司法重整,隱性債務“遏增化存”成效顯著。防震減災任務全省考察連續7年獲一等獎。弱水花海、祁連山滑雪場等10項嚴重項目歷史遺留問題完成化解任務。天然資源領域問題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扎實推進,整改率99.5%,位列全省第一。同時,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服役軍人任務持續強化。婦女兒童、關心下一代、紅十字、老齡慈悲、人防消防、外事、機關事務、檔案、氣象等各項任務都獲得新成效。

(八)馳而不息轉作風、抓落實。深刻開展主題教導,推動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蔚然成風。年夜興調查研討,確定830個調研課題,深刻“剖解麻雀”,構成了一批高質量調研結果。強化經濟運行調度,樹立“年頭定賬、每月對賬、季度查賬、年末交賬”機制,每月剖析調度,組織現場觀摩評比,構成高效閉環任務機制。健全嚴重項目專班推進和領導包抓機制,持續開展“冬日無閑·年夜抓項目”活動,強化要素保證,加速建設進度。嚴格落實“六必訪”“白名單”等軌制,5470名領導干部包抓聯企業5587戶,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實行督考一體化考評機制,每季度約談排名靠后縣區和部門,倒逼責任落實、任務改進。同時,堅持嚴字當頭,持續加強當局本身建設。“一崗雙責”周全實行,各類督察檢查審計反饋問題有用整改,“八五”普法深刻實施。強化重點領域審計、財會、統計監督,自覺接收市人年夜及其常委會法令監督和市政協平易近主監督,主動接收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79件人年夜代表意見建議、111件政協提案辦復率和滿意度均達100%。嚴格執行中心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力,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請求,“三公”經費降落6.3%。

列位代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不難卻艱辛。過往一年,我們碰到的困難挑戰超越預期,但發展成效好于預期。這是習近平新時包養網比較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主要講話主要唆使指示精力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當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團結帶領全市高低苦干實干的結果,是市人年夜、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撐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國民當局,向全市國民,向列位人年夜代表、政協委員,列位老領導、老同道,各平易近主黨派、國民團體、駐張單位、駐張部隊官兵,向一切關心支撐張掖發展的社會各界伴侶,致以衷心感謝和高尚敬意!

我們也甦醒認識到,前進途徑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部門干部完全準確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差距,運用系統思維守底線防風險保平安促發展的才能不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程度亟需晉陞。二是產業轉型升級程序緩慢,農產品仍以“原”字號、“初”字號為主,新動力、新資料等新興產業還沒無形成較強支撐,文旅產業業態和產品開發缺乏,經濟持續向好基礎還不穩固。三是平易近生保證和社會管理還有不少短板,特別是通俗高中擴招后校舍缺乏、師資緊張等問題進一個步驟凸顯,教導資源整合、布局調整火燒眉毛。四是“缺錢辦事”問題依然很是凸起,財政自給率僅有17%擺佈,不及全國均勻程度的三分之一;債務風險仍然較高,當局投資項目約束加年夜,投資增長后勁缺乏。五是多重超預期原因影響明顯,歷史文明名城保護、水資源治理等方面多年積累問題集中凸顯,整改任務任務沉重;旱情影響仍將持續,全市水庫總蓄水量只要今年的60%,加之水資源約束趨緊,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面臨嚴峻挑戰。我們將堅持新老問題一路改,治標治標統籌抓,盡力把當局任務做得更實更好。

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請求和重點任務

本年是中華國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依照市委對經濟任務的安排,當局任務的總體請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主要講話主要唆使指示精力,周全貫徹黨的二十年夜、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心、省委經濟任務會議精力,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完全準確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進新發展格式,聚焦經濟建設中間任務和高質量發展重要任務,統籌擴年夜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造,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周全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程度保護、高程度平安,加力實施“四強”行動,扎實做好“五量”文章,深刻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著力擴投資、穩增長,著力護生態、筑樊籬,著力強招商、育產業,著力調結構、促轉型,著力抓改造、增動能,著力固最基礎、惠平易近生,著力守底線、保穩定,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用晉陞和量的公道增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張掖實踐新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批發總額增長7%,普通公共預算支出同口徑增長6.5%,城鎮、農村居平易近人均可安排支出分別增長7%和7.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城鎮登記掉業率把持在4.5%以內。居平易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把持在3%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落率、重要淨化物排放、用水總量等約束性指標把持在省高低達任務之內。

做好當局任務,我們將深入領會黨中心關于新時代做好經濟任務“五個必須”的規律性認識,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張掖實踐,重點掌握好以下6個方面:一要始終堅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任務,把新發展理念完全準確周全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堅定不移轉方法、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年夜程序。二要始終堅持把高程度保護作為發展條件,持續鞏固晉陞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結果,集中攻堅黑河道域水環境、水生態、水平安保護和管理,聚焦“一總兩分”目標,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典范城市,打造全國天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改整治的“研討生版教科書”“國家級博物館”和新時代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標桿,依附高程度保護實現高質量發展。三要始終堅持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市之基,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統籌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養、未來產業布局,打造鏈條完備、特點鮮明、優勢凸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支撐。四要始終堅持把周全深化改造作為動力之源,重視晉陞改造的系統性整體性協異性,鼎力實施一批牽引性關鍵性標志性改造,充足發揮改造的疊加縮小和整體裂變效應,不斷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五要始終堅持把增進平易近生福祉作為價值尋求,深刻踐行以國民為中間的發展思惟,專心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住有宜居、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弱有眾扶,讓廣年夜群眾充足共享高質量發展結果。六要始終堅持把統籌發展平安作為頭等年夜事,堅固樹立底線思維,縱深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持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不碰紅線、守住底線,以高程度平安保證高質量發展。

重點抓好以下8個方面任務。

(一)加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養構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縮小現代農業發展優勢。鼎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持續擦亮農業“金字招牌”,一產增添值增長6%。一要加速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守牢糧食平安底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在315萬畝、150萬噸包養以上。實施優勢特點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培養壯年夜玉米制種、綠色蔬菜、張掖肉牛、優質奶業、沙漠節水生態農業 T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